让课堂更加温暖——党委书记黄旭波对语文组“高效课堂”比赛的精彩点评



让课堂更加温暖





(2021年12月29日)









党委书记   黄旭波




时光的课表上总有一些耀眼的课程记忆你前行的力量,而历史的扉页中总有一些璀璨的纸张写满你奋斗的历程。从11月30日至12月6日,作为评委我聆听了14名选手的讲课,今天上午又听了5节决赛课;加上平时的推门听课,这一个多月共听课40余节。在听课的过程中,我常常在想,什么样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下面我分两个部分谈谈自己听后感。



回望:温暖的课堂总该有滋味



理想的课堂应该有点诗味


理想的课堂应该有点诗味。11月30日,孙婷老师的《揭开文言的面纱》让我有所感悟。她时而娓娓道来,时而循循善诱,时而巧设机关,时而拨云见月。云破月来花弄影,回首却在阑珊处。本来枯燥文言文,她讲的很生动,有诗味,最后还进行了学法指导,比如结构分析法、据形索义法、语境推断法等。整个课堂给我的感觉就是“满腹诗书,挥洒自如,充满智慧”。因为她讲清了文言字词句基本脉络,既是分散的,也是连贯的。可能是教学时间的关系,孙老师对文言实词的本义和引申义没有去讲。比如“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中的“薄”,为什么是“靠近”的意思呢?还有其他意思吗?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先有语言而后有文字。一个词,在没有给它造字以前还可能有更原始的意义,不过那已无从考查了。我们所谓“本义”,指的是字形能够说明、古文献也能够证实的意义。从这样的本义引申、生发出来的意义,叫引申义。建议老师对于文言文常考的100多个实词,只要有机会就要去讲讲本义和引申义。另外,文言文的讲授要注意整体性,就是要理解我们为什么要去学习“古文”,从而探索出怎样学习“古文”的方法。学习古诗文一个最大的好处在于能涵养一个人的心性并为之奠定坚实的文化底蕴和文化自信。王荣生教授曾提出文言文的讲解要把握“一体四面”:包括文言、文章、文化、文学,这四个方面相辅相成。所谓文言:主要表现在词汇和语法方面。文言与文言文的特点,首先体现在“文言”上,学习文言文,前提是学习文言。文章:指文言文的功能。有些文章有明确的实用功能,如《陈情表》《出师表》等;有些文章有“载道”功能,如《劝学》《师说》等;有些文章有“言志”功能,如《兰亭集序》《项脊轩志》等。文学:是指文言文的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语言的锤炼和文章的考究两个方面。文言文是文章与文学的统一。文化:在文言文中是多层面体现。文言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的体现;文言文体现传统思维,如《劝学》重比喻论证,《师说》重类比论证,都体现偏于感性的民族思维方式;文言文记载着典章制度、人物故事、天文地理、民俗风情等具体文化内容。学习文言文,最终的落点是文化的传承与反思。


理想的课堂应该有点情味


理想的课堂应该有点情味。魏丹老师的预赛课是在12月10日上的。她参赛的课题是茹志鹃的《百合花》。这堂课最大的特点就是课堂情感充盈,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触发人性之美和人情之美。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课堂从饱含深情的歌声发生出来,到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述与引导,抓住“一张百合花图案的新被子”这条线索,通过“花连事,理情节”、“花衬人,赏人物”、“花有情,析主题”三个阶段,完整地完成了一堂公开课。魏老师先引导学生理清小说中的情节:“我”和通讯员先后向一个新媳妇借被子,起先她不愿借被子,为此事,小通讯员蒙羞两次。后来,新媳妇不仅借了被子,还用自己唯一的嫁妆——一床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为小战士“送行”。分析了在情节上为什么会出现“波澜”。从“不借”到“借”,此时已经为小说的高潮(献出被子)埋下伏笔。这个阶段,魏老师把握的不错,方法是让学生自己去找“地雷”、去“排雷”。后面接着讲“人物”,魏老师侧重分析了新媳妇,主要是通过人物情感去分析人物形象,这也没问题。第三部分就是“析主题”,通过“小说的题目为什么叫百合花”等几个问题,来分析纯洁的军民情和战友情。三个部分讲完了,再一次以歌声做结课堂,完美收官。整个课堂都在抒情。细思之下,又觉得课堂仿佛缺少了什么。我认为缺少高潮。三个部分力道显得均匀,没有很好的突出重点。小说的重点是什么呢?显然是第三部分。讲过《百合花》的老师都知道,小说其实是一条线索下的两个情节在展开,一是小战士,一是新媳妇。作者用细节描写的方法展示人物之间细腻的感情和人物所具有的珍贵品质。“我”既被通讯员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品质所震撼,也被新媳妇和“我”对通讯员真挚的情谊所感动。百合花图案的被子作为一条线索联系着人物之间的关系,没有它小说中的三个人不会聚在一起,更不会发生下面的故事。而白色的百合花象征了纯洁与感情,是通讯员和新媳妇美的化身,象征了他们的一切美好品质,这些品质和他们的心就像百合花一样洁白无暇。它表面上表现了战争时代的军民鱼水情,但更深层面上,它歌颂了人性美、人情美。它告诉人们,即使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人对生活的热爱,对美的热爱都没有泯灭。这就是小说的主旨,也是作者所崇敬的地方。《百合花》的课堂教学,不妨只抓住第三部分来分析,顺便把情节、人物引出来,让学生理解情节、人物形象与小说主题的关系,讲讲小说中的细腻的情感是如何表达出来的,再从军民之情讲到人性之美。这种方法叫做“提纲挈领”、“纲举目张”。假如时间允许,还可以稍作延伸,探讨一下什么是人性美?我对小说的教学,首先会讲清小说三要素的关系,重点会从小说的语言风格入手,从审美的高度而非从分析的深度来讲。


理想的课堂应该有点书卷味


理想的课堂应该有点书卷味。12月15日,谭石兰老师上了一堂作文写作课。课题是《事例型议论文升格——议论文片段练后讲评》。为什么说这堂课有点书卷味道呢?因为谭老师用“删、简、留、补”的方式,较为严谨地与学生讲清楚了事例型议论文升格的途径与方法,最后落脚在“用”字,让学生体会这样的方法到底有没有用。这其实不是一堂应试作文教学课,而是一堂严谨的、有益于学生终身发展的议论文写作课。所以它需要一点书卷味道。谭老师紧紧围绕着材料一定要服务论点这一目标,在字数上做文章,让学生体会到事例论据不是字数越多越好,而是能不能直指论点、能不能为论点服务。这堂作文课很实用,但感觉节奏感不强,需要用抑扬顿挫的方式去带动课堂的节奏。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作文教学之所以难教,关键不是老师讲没讲方法,教没教套路,而是学生自己平时掌握的论据太少,以至于“书到用时方恨少”。如何让学生在掌握较少论据的情况下能尽可能多的写好作文?这需要教师帮助学生从思维上和应用上进行突破。“横看秦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多让学生思考同一个论据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重点可以论证哪些观点?我觉得这样的训练要多些。同时,语文老师要树立大语文观,指导学生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学好语文,并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还要树立大作文教学观,把作文教学融入到平时教学之中,进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妙境。学生受到阅读书籍少、阅读时间短的限制,建议语文老师将平时所讲的课文,只要符合论据之要素,都可以引导或要求学生用精炼的语言写成一段话,作为论据之储备。这项训练可以从高一开始抓起,让作文教学融入语文所有教学之中,让学生在大作文观的引导下自然而然、得心应手地写出作文。比如,坚持每天读一篇课文,每天写一点,每周写一篇,学生积累多了,自然在思考上会得到升华,然后才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达到“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境界。应试作文教学有固定的套路和便于运用的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分数。但这不是一个语文老师内心深处的作文教学梦。



展望:温暖的课堂更需要有真味

课堂的味道反映出教师的教学风格,不同的味道就是不同的教学风格。理想的课堂是多滋多味的,也是丰富多彩的。千滋百味不稀奇,以生为本是真味。以生为本意味着教师必须要聚焦学生,观察学生情绪和兴奋点,通过调动、点拨、启发等方法,来唤醒、点燃、激励和鼓舞学生,激发学生求知欲,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其人文素养,锤炼其道德品质。也就是说教师要关注“立德树人”。要求教师在千锤百炼中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让自己成为有独特标识的好老师。比如得体的仪表、精彩的语言、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丰富的才艺、悲悯的情怀、热情的鼓励、挥洒自如的教态、简练漂亮的板书、娴熟的解题技巧等等。这些都是“四有好老师”的特质。老师发挥淋漓尽致,学生听得津津有味,独特的课堂味道成为学生永远的记忆。比如,我初中的数学老师善用比喻,深入浅出解答数学难题;高中语文老师喜欢正反论证,既培养了学生辩证法,又锤炼了议论文;高中英语老师特别温和、政治老师从来不上课本中的课,等等这些都是令人难忘的味道。然而这种境界大凡是道之高者的教师才能做得到,青年教师还需要走一段较长的路才能与之接轨。只要大家朝这个方向努力,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让课堂教学神圣起来,让课堂温暖起来,就自然可以到达这种境界。下面从四个“间”的维度谈谈对未来课堂的展望。

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

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我听了一些课,听的时候总觉得不错啊,教学目标清晰,教学达成良好,环环紧扣、讲练结合、师生互动,仿佛没有缺点。细思起来又觉得有一些问题要明了,这个问题就出现在“环环紧扣”上。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的上课,时间安排太紧了一些。譬如画一幅国画,总得讲究疏密有致,得留白啊。一些老师为了让课堂变得紧凑,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讲,学生在高频度的节奏中忙碌,课堂一片哗然、一片热闹。这种饱和式、高频度的课堂至少有三个危害。一是始终让学生处于一种“浅思维”状态。老师的提问也是浅思维的提问:对不对?好不好?懂不懂?有没有?学生往往异口同声附和,看似热闹,实则什么都没有。二是始终让学生处在一种“浅满足”状态。课堂教学安排的越紧凑,学生就会用“懒”的惰性去学习。对知识的掌握和课堂的探究处于一种“浅满足”状态,浅尝辄止,只要跟风就可以,培养了学生假学习的习惯。三是始终让学生处在一种“浅收获”状态。好的课堂应该让学生成为最大的受益者,让学生有一种“丰收”的获得感。一节课没有足够的留白让给学生去思考、去讨论,老师讲的再多又有什么用?甚至有些学生上了一堂课,不知道老师到底要让自己学什么。要突破这种模式,可以在教学目标上做减法。一堂课大可不必达成这么多的目标,要善于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通过解决主要矛盾来破解全局。当然,再做减法也不能把“教学目标”减掉,最近一段时间听课我发现了这个问题,今天再一次强调。要突破这种模式,可以在思与学上做加法。一堂课的教学目标越少,并不意味学生就可以少些思考,而是激励全体学生产生“中度思考”、一部分学生能够“深度思考”;也就是说要“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课堂上假如学生没有达成中度和深度的思考,就不可能有收获的课堂。要突破这种模式,可以在讲与练上做除法。少讲是基础,是分母;精练是关键,是分子。把老师想讲的部分,变成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和探究的部分;把老师想重点提示的部分,变成让学生课堂练习的部分。

给学生留下说话的时间

给学生留下说话的时间。从理念上来讲,我们常常反对满堂灌的课堂。从实践上来看,确实还有很多老师常常满堂灌。老师成了荧幕中舞台人物,学生成了荧幕下的观众。陶西平先生曾花很多功夫研究课堂教学,他提出要构建“三声”课堂,就是课堂要有笑声、掌声、辩论声。事实上,我们的课堂应该是“六声”课堂的:笑声、掌声、答疑声、辩论声、质疑声和无声。这里说的无声,不是绝对沉默,而是学生“愤、悱”时的思考,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风,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声。前几年在高安听一堂语文课,讲的是贾平凹《我的小桃树》。老师问此篇中心思想是什么?一个小姑娘勇敢地举手回答:写的是小桃树艰难地活着。小姑娘话犹未尽,老师就要她坐下。这个时候,高安一位教研室的同志说,等一会,让她把话说完! 这个学生又站起来,断断续续地说,小桃树生活艰难、又很顽强,和我一样,父母不在,靠爷爷带大,并表示也要想小桃树一样活着,多开一些花,多结一些果,把花蜜给蜜蜂,把果实给爷爷。此刻,上课的教师急了,连忙要学生坐下,继续他的讲课。课后我们找他评课,问他为什么不让小姑娘把话说完,然后顺着这条思路来理清课文大意?老师说如果这样就会乱了课件安排,完成不了教学目标。惜乎!怕完成不了教学目标却浪费了一堂好课。让学生说话需要一些教学设计,尤其是问题的提出需要一些“包袱”,然后把它们抖出来。切忌只提一些“好不好”、“懂不懂”的正反问,而要顺着逻辑深入提问:好在哪里?为什么好?其他地方好不好?能不能改一改?叶显发教授提出课堂提问要形成“问题串”:初问、切问、追问、反问、深问,让学生由浅思考进入深思考阶段。此外,还要增加学生讨论、争辩、质疑的环节。我建议老师敢于并舍得留出5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对课堂质疑,请学生提出还有哪些没有学懂弄通。让学生说话,老师不当荧幕中的演员,而要做好运动场上的裁判员。

给学生留下收获的心间


给学生留下收获的心间。这段时间推门听课,除了跟老师交换我自己听课后的收获,还会问问学生收获了什么。大部分学生都表示收获了知识。是啊,我们为什么要上课?学生为什么要听课?师生之间课上课下的互动不就是为了让学生有收获吗?所谓收获,不仅仅指收获了知识。这只是课堂目的的一个方面,重要的方面是“立德树人”。即教师在课堂上是否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否回答了“培养什么人”这一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学习目的达到了升华,学习的内驱力就会更大。中国古代提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道”的问题,具有首要性。现代教育提出三维目标,指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达到的三个目标维度,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是一个教学目标的三个方面,而不是三个独立的教学目标,它们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需要教师用融合的手段达成这一目标。程红兵老师提出,好的课堂其实就是师生收获的课堂,达到教学相长、相得益彰目标。这样的课堂由低到高分为三个层次:规范课堂、高效课堂和智慧课堂。所谓规范课堂有三个维度:目标适当、内容恰当、方法得当;所谓高效课堂也有三个要求:目标精确、内容精当、方法精准;所谓智慧课堂同样有三个维度:思维层次更高、开放程度更广、文化意味更浓。我们要把将规范课堂中的“当”提升为高效课堂的“精”,进一步升华为智慧课堂的思维层次更高、开放程度更广、文化意味更浓。在课堂教学方面,教师要有自己科学的价值判断、要有自己正确的价值思想。一堂好课的组成要素当然包括了教学技巧和课堂管理方法,但是仅仅掌握一些教学技巧和管理方法,绝对上不出一堂有智慧的课,也就无从达成收获的课堂。所以,作为教师,必须拥有自己坚定的教育哲学,不断体悟课堂教学之“道”,合理运用教学之“术”,然后,才能在课堂教学上竭力打造出有内涵、有深度、有魅力、有收获的课堂。

给学生留下感动的瞬间

给学生留下感动的瞬间。我曾用“你的课很温暖”来评价李亚芬老师的课堂教学。我也用过“清新、隽永”这类语言风格的词来评价过课堂教学。总的来说,我喜欢那种“暖暖的让人感动”的堂课。给人以力量和启迪的往往不是苦口婆心的说教,而是那一瞬间的感动。感动的瞬间,常在关注全体的时候发生。老师常常走下讲台,常常就在你身边。上个学年,我上了一个理科补习班的课,班主任老师将讲台搬至里边的窗户旁,讲台之处无讲台,却让老师感觉处处是讲台。不到一学期,师生关系非常融洽,学生十分亲切地用他们取的名字称呼老师,老师也十分亲切地叫出学生的名字。亲其师信其道。就这么一个分层教学班中的最低层级班级,复读一年就交出了一份35人上本科、15人上一本的答卷,本科上线人数比上一层次的班级多出4人。这就是关注全体的力量。当然,我也看过除了看教室的黑板和手中的书讲完整堂课的教师;看过眼睛只看到1米方圆就上完课的教师;看过漠视学生,眼睛游移的教师;看的比较多的是只盯着少数几个学生上课的教师。感动的瞬间,常在读懂学生的时候发生。黄宝国教授从大学到中学教书,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一些学生就是拧,根本不跟老师来。后来静下心反观自己,发现问题不在学生而在自己。原因是他根本没有去读那部分学生。后来他提出“读懂学生”和“差点教育”之观点。当你认为学生不好的时候,你不能改变他,就改变自己;不同的学生不要以好和坏去做标签,而要以读懂没读懂来问自己。知其所好,投其所好;知其所难,解其所难;知其所忧,化其所忧;知其所短,扬其所长。我也常常跟老师讲,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选择了爱的奉献。因为有爱,感动常在。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感动的瞬间,常在不经意的时候发生。课堂教学是有艺术性的,其最大的魅力在于教师会跟着学情变化而变化,课堂成为学生喜爱的课堂,成为全班“盼你来”的课堂。当学生回答不出问题的时候,一句温暖的语言让他铭记一生;当学生缺少自信的时候,一缕信任的目光让他历久不忘。有温度的批评,让他心悦口服;无底线的训斥,让他一生有痛。不要把学生的问题扩大化,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当老师,站在老师的角度当校长。钱理群教授说,语文教师应该是“思想者”,讲的是语文教师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应有的自由、独立思想; 语文教师应该是“可爱的人”,讲的是对学生精神成长影响最大的语文老师的人格魅力; 语文老师应该是“杂家”,讲的是语文老师的知识结构。深度思想、人格魅力和丰富的知识可以造就课堂上的许多不经意,这些不经意都是在厚重的基础上绽放的,这就是我们的芳华。

各位同仁,语文高效课堂改革的成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老师的文化、精神素质和主动精神。教育的本质是提升人的生命、塑造崇高灵魂,善于直面自我、尊重生命,把人的内在的一些美好的东西发掘出来,提升起来。弄通了这些,我们的课堂一定更加温暖。

文章分类: 教学科研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