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比一般人“会学”,才有资格“教”

教师博览 吴非老师


参加几所学校的培训,讲“我在开始的十年”。之所以讲这个话题,是因为回顾自己走过的路,感到教师职业开始的十年最为重要——开始的十年是什么状态,以后很可能就是什么“样”了。青年教师入行之初,要有正确的职业态度,要有点儿职业激情,如果入行时缺少对职业的正确认识,也许得走比较长的弯路。走点儿弯路,往往也是人生必然,但教师走弯路,会让社会付出比较高的代价。所以,教师在开始阶段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在职业修养方面多下功夫。

叶圣陶先生谈到为师之道时,曾强调“肯负责,有本钱”。“肯负责”,是指师德修养;“有本钱”,是指业务功底。旧说“底子”,一般指随着时光流逝,潮起潮落,多多少少剩下的一些“值钱”的东西,说的是经济方面的实力。从这个意义演绎,教师的“本钱”,那指的就是教学技术和“经验”了。
回顾自己的职业经历,如果说还有什么值得肯定的话,莫过于我把自己教成了一名“爱学”并“会学”的学生。——了解我的同事,都不认为这是谦辞,而是我的真心话。我在和同事们相处的过程中,经常向他们请教我不懂的事;我至今仍然对很多领域的知识有兴趣,也在于在一所学校,甚至一间大办公室内,有十多个不同学科的教师——除了学校,很少有地方能有这样的条件。
私心认为,同事对我的最高夸奖,莫过于那句“他一直在学习”。如果我学到了此前未曾接触过的知识,弄清了某个问题的真相,我仍然能像年轻时一样激动。进入老年,我还能有“学”的趣味,还能从“学”中获得愉快,夫复何求?
教师的专业进修,要靠自身的学习意识驱动,任何行政指令和利诱都不如自身需求管用。教师的专业素养,体现在他的教育观和教学智慧上。知识背景越广阔,对世界的了解越丰富,他就越会有学习的激情,越能孕育教学智慧。他比一般人“会学”,学习意识出于自觉、成为习惯,引导他前行。
20世纪80年代初,“充电”一词广为流行,人们会很自豪地告诉别人“我最近在充电呢”,表示自己在学习、进修。改革开放让人们睁开眼,看到了世界的进步和自身的落后,看到了违背规律、违反常识的苦果,有了理性的反思,有了改变自己的愿望,因此有“学”的动力。把“充电”一词挂在嘴边,逐渐成为一个人上进心强、在工作中负有责任或在单位里占据重要位置的暗示。“充电”流行至今,或者说社会始终以“充电”为时髦,可能也说明人们对“学”仍然缺乏正确的认识。教育教学工作不是靠“充电”就能完成的,教师专业素养不可能靠简单的“输入”。
教师比一般人“会学”,才有资格“教”,因为他的职业本质是“教别人学”。一名“教别人学”的人,自身必须是“学习者”,应有学习经验,并能启发、培养别人的学习意识,引导别人学会学习,进而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
“会学”,则随时随地能发现可学的东西。我常向青年教师请教,绝非故作姿态,而是看到他们的优势:他们受教育的过程比我完整,他们所学的知识比较新,在学历教育过程中,他们遇到的老师的风格和我所遇不尽相同,也许会有些我所不了解的观念和知识。我的青年同事阅读背景和趣味不太一样,在处理同样的教学内容时,他们的思路会给我崭新的启示,这就经常令我对他们的阅读感兴趣。很多书是他们推荐我读的,读后他们也希望和我交流。
老教师多上了一二十年的课,会有不少经验;他们凭经验,也凭一点儿运气,往往上起课来能比较“顺”。一些青年教师往往只看到老教师的那个“顺”,而忽略了自身优势,忘记了自己还处在可以大量“学”的积累阶段。现今青年教师的学习条件,是有史以来最好的,他们的学习激情和效率,也令人羡慕。老教师欲“学”而力有不逮,他们的那点儿灵感,往往也是靠熟能生巧的“复习”得来的。青年教师一定要有职业自信,多读多思。专业学习的最好时光,其实就在入行的前十年,“底子”夯实了,以后的教学就相对轻松了。
“会学”,则处处有师。我听同行的课,不太在意他不如我的地方,只看他有什么地方比我强——我是学习者,“我是来‘学’的”——持这样的心态,就经常能看到别人的长处,看出门道。入门之初,我特别注意同行教学中那些简单实用的方法,那些方法很可能是他多年积累的“窍门”,而且是常用的,譬如在外用餐,回家后你很可能不会去学做山珍海味,反而会去练习做家常菜。办法常用常新,虽然有时仅仅体现在一次提问中,有时仅仅体现在对学生的几句评价中。
“会学”的教师,能从这些细节中体悟他的匠心,发现他的智慧,发现他不同于一般教师的好处——他为什么降低或变换提问的难度?他为什么连问三四个问题?这三四个问题有什么样的逻辑顺序?对学生的陈述,他的评价为什么会包含进一步的疑问?讲述中为什么停下来五六秒钟,让课堂静默?学生在这样的静默中会思考些什么?提出的问题,他为什么不要求学生当堂回答?等等。有些听课教师,或许是出于“不会学”,在课后往往只会问“你是怎样设计这节课的”,这种大而不当的提问可能只会得到笼而统之的回答,因而也就“学不会”。思考的习惯,决定了学习质量。
我们那代人受的教育不太正常,有很多欠缺,不得不靠自学弥补、更新。我深感中年后教学工作繁重,记忆力衰退,读书效率不太高。有些知识是因为教学需要才去学的,不一定能形成有效积累;一些早期应当读的书籍,没及时读到,即使后来读到了,却难以弥补,如同人的发育。童年时需要的营养、少年时需要的锻炼、青年时必需的熏陶,过了“时节”再补,虽然能了却生平之憾,但对思维品质的影响也就很有限。
退休后,我有闲读了一些书,接触了一些有趣的知识,可惜没法再用于教学了,只能供我反思时参照、借鉴。如果我能早些读到这些书,早些了解这些观点,早些接触这类知识,或许能更多地获得启示,让自己的思考和实践往前走出一大步。
学习是有“时节”的,教师入行,对于开始的三年做什么、接下来的三年学什么、再往下的三年思考什么,大致要有个预想,这毕竟是你一生的职业呀!如果你有职业理想,就得“精打细算”,让自己有所进步。教师入行的职业训练“保质期”很短,教师的教学实践也可能是有局限的,你必须始终是一名学习者。技术人员应当在“最能学的时期”尽可能多学一些东西,所谓“技不压身”。多锻炼、多体验,方能形成“经验”,积累一些基本的、可以用来应变的方法。
中小学教师,倘能从一入行就注重提高业务修养,起点高,“底子”厚,举重若轻,就可能使教学成为轻松愉快的工作,就可能比一般人更能领略职业趣味,而不至于视教育教学为苦役。从教之始,要有点儿眼光,多学一些,把“底子”夯实了,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不要畏惧困难,要尽可能多体验、多尝试,哪怕经历挫折和失败,也会获得意想不到的启示。在平凡的课堂上,创造精神会给职业带来无穷的趣味。教师的学习会给学生以积极影响,学生看到教师的“学”,才有可能开始真正的学习。
对教师专业发展而言,开始的十年最重要,这是最“能学”的一段时期,走过这十年,职业状态也许就大致“定型”了。在这十年,“想学”“肯学”“会学”,能积累相当多的经验,基本具备合格教师的素养。
常有老师问起我初到学校的状态,我对那一段时光有比较复杂的认识。相比而言,那时候教师敬业守法,而各方面的物质条件都不如现在,社会对教育的认识比现今简单;但是,政治上的保守和管理模式的陈旧,让有独立思考的教师和学生感到压抑,“学”也并不自由。正是存在种种限制,一些老师便想创造好一些的学习环境,因为只有自由思想才能培育创造精神,而禁止自由思想,非但不可能培育创造精神,教育也将没有意义,人生也有可能失去一切。我所谓的“不跪着教书”的言说,也始于那十年的思考。



回想那十年,我认为还得正确认识“压力”“困境”的作用。在那些年,我写过80万字的教育教学笔记,大概有三年时间,每天想,每天写。我并没有什么远大目标,也没有什么写作目的,我只觉得:这是我每天的工作,是我的思考,是我平常生活的一部分,与我有关。我没有注意别人如何评价,也从没想到要去整理发表。那十年我虽然工作辛苦,但有自己的精神空间,能远离名利场;我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却极少有人认为我是无趣的人,因为我的阅读和写作。
那十年的阅读和写作基于我的教学实践和思考,学校安排的工作量是满满的,我几乎把所有的业余时间全用在阅读和思考上。一个人能独处,就能有自己的世界。如果那十年经不住诱惑,心猿意马,见异思迁,或是随波逐流,遇难即退,何来“底子”?每个人在求学时,都不希望遇上平庸的教师,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轻视自己的职业,自甘平庸或随波逐流。


传统手工业的技艺传授,是师徒制,徒弟有时会非常为难:学得勤奋,过于上心,会让师傅不放心,毕竟存在“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现实;不学,则没法帮师傅劳作,会招致怨恨。我不反对学校为培养青年教师而倡导“师徒结对”,但我总要对青年教师说清楚:
我们是“同事”,什么千里求师、程门立雪,什么磕头鞠躬、拜师行礼,腐朽不堪,不要搞那一套,不要只看老师怎么上课,更要看他们业余时间在干什么、想什么,这是第一要记住的;
互相学习而已,有想法不要藏着,要平等讨论,共同提高,这是第二;
现今中学学科教学,就是那么一点点内容,不是“高精尖”,课堂是人与人的活动,每节课都是公开活动,没有什么机密,没有什么秘籍诀窍,千万不要装神弄鬼,这是第三;
“底子”扎实,不可能上不好课,没有什么是琢磨不出来的,如果琢磨不出,那是“底子”有欠缺,该好好补,早点儿补,多学多思,这是第四。
坦率地说,各种职业都存在“素养差异”,一些学校的确有“不肯学”的教师,教育界也的确有专业素养很差的人在“管理”“指导”教学,再加上社会不重视基础教育,一些人至今仍然认为基础教育“技术含量不高”,这就让一些教师对职业性质产生误解,他们由此认为自己的业务修养已经不错——他没有从学生对教学的期待、时代对教育的要求来思考职业修养,而仅仅满足于“过得去”“不比别人差”或“没少干活”。缺乏正确的职业态度,逐渐失去了职业激情,走向平庸也就成为必然。
既然选择做教师,那就应尽可能去享受职业乐趣。有职业愉快,才够格谈“美好人生”。如果条件不好,就去创造;如果环境不好,就去改造。青年时代什么都不敢想、不敢做,以后不会有多大出息,也不会有职业乐趣。


文章分类: 教学科研
分享到: